2012年4月13日下午四点,语言学研究中心读书会在英院313教室成功举行。读书会活动自2010年正式启动以来,已举办至第七期,以学术论坛的形式进行,即先由主讲人详细推介一本著作,然后由参会同学自由提问、讨论,最后请老师给予点评。活动旨在培养同学们的阅读习惯和学术兴趣,并提供分享阅读收获、加强学术交流的平台。读书会迄今已在研究生中取得良好反响,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语言学中心积极向上而又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氛围。
本期读书会主讲人分别为语言学2010级施小静同学和2011级武斌同学。中心主任杨雪燕教授和英语学院副院长金利民教授莅临指导,给予中肯建议与鼓励。参与活动的主要有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和对语言学感兴趣的其它同学、老师和访问学者。
第一位主讲人是研二的施小静同学,她推荐的书是A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of Chinese(2007)。该书是第一本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研究汉语语法的著作。施小静同学首先简要总结了整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以其中的汉语人际功能为例,详细展示了作者如何对汉语语法进行系统功能语言学描述与分析。她对此书的优点和缺点予以评价,展现了她在阅读过程中的批判精神。最后,她总结了自己的阅读体会,告诉大家学术探索中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不断上下求索。她还借此鼓励大家,在语言学研究中不要局限于英语研究,而应该广泛关注其它语言。之后,杨雪燕老师在点评中,也鼓励大家将所学的语言学知识应用于汉语研究中,并强调语言研究应该基于真实语言、语料,不可主观臆断。金利民老师还提出了西方语言学理论能否且如何与汉语研究相结合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深刻思考。
第二位主讲人是研一的武斌同学,他向大家推荐了一部一语习得领域的经典著作Language Instinct(1994)。该书作者具有深厚的心理学知识,但著作却简明易懂,适合专业与非专业人士阅读。武斌同学通过丰富的图片、例证和视频生动地阐释了该书的四个主要话题,即语言的先天性、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的习得以及语言的进化,总结了作者在四个方面的主要观点,也指出作者的观点不一定都是令人信服的,我们应该用批判的眼光进行审视。之后,同学们纷纷就书中的许多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与疑问,比如语言基因是否真的存在,语言的起源是怎样的,等等,参会师生们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此次读书会介绍的两本著作分别代表了现代语言学两种不同的看待语言的视角,一种注重语言的社会功能,一种注重语言的内部机制。这使同学们进一步领略了这两种视角的差异,从不同角度更全面地认识语言与语言学。两位主讲人精彩的发言与师生们的热烈讨论,都体现了语言学中心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与思辨能力。
在语言学中心的全力支持与参会师生的积极互动下,本次读书会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第一次参加读书会的金利民老师对活动给予充分好评,表示以后还会经常来参加。参会同学们都表示收获颇多,热切期待下一期读书会早日举行。
语言学中心将于五月举办第八期读书会,欢迎更多爱读书、会读书、享受读书的人关注并参与我们的活动。
(撰稿:英语学院 龚娜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