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两点,春光明媚。在这样一个慵懒的午后,俄院学习部举办的“学神讲座”拉开帷幕。本次的嘉宾涵盖了三个年级:大三的张百杨、路海跃,大二的刘书辰,大一的李京。 四位“学神”依次出场,分别讲述自己的学习之路。
首先发言的张百杨建议大家更加积极地使用学习资料的现有总结,并且根据自己大一时的缺憾,指出了听力是个尤其需要重视的难点。他也提到了这样一个小窍门:将日常用品上贴上写有单词的便签,随时记诵。而后的路海跃强调大声朗读,培养语感。为了达到流畅使用,特别建议大家带着变位记单词,将词组固化来缩短反应时间。为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应该抛弃胆怯,抓住一切机会练习。
第三位刘书辰先调侃了一番自己被称“学神”的无奈,而后进入正题。通过引用培根的“语言令人准确”,他指出语言有其内在逻辑性。同时,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思潮碰撞,文化交流的过程。除了具体的学习方法,他特别强调:大学塑造人生的色彩斑斓。在这个阶段,我们应多多尝试,全面发展。
大一的李京发言最为朴实。她指出: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步,凭借着对俄语纯粹的热爱,一直专注,就能取得成果。
这次讲座中,俄院学子获益匪浅,不仅了解了更多好的学习方法,也充分领略了“学神”的个人风采。其实,“学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勤奋努力,人人皆可成“学神”。
(供稿:俄语学院 毛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