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下午,北外学指中心迎来了第六期教授故事会。本次故事会的分享嘉宾是来自亚非学院朝鲜语教研室的汪波老师。博士毕业于韩国高丽大学,汪老师曾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同时参与数项国家重点项目。
在几十分钟的交流中,汪老师与在座同学们分享自己人生中的种种成就与道道坎坷,在讲述语言学习与研究之路的同时,还向同学们传授了多年来沉淀下来的人生感慨与经验。同学们围坐在汪老师身边,认真记录要点,踊跃提问,现场气氛活跃融洽。
故事会以主持人的采访环节作为开端。谈及对此次故事会主题的选择,汪老师表示,前两天接受的深度采访使他有机会梳理自己的人生经历,希望藉由教授故事会的平台,让作为听众的大家得到一些启发。
※希望与同学交流的三个观点
一、保持乐观态度:以自己为例,作为一名老师,应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在与同事相处中保持平和,与人为善。
二、时刻做好准备:为机遇做好准备。
三、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和资源:依托平台发展,得到一些特别的东西。
※人生座右铭:“有些事情既然摆脱不了,不如开心地去享受它。”
说到自己的人生,汪老师认为,“我算是幸运的人,但也有很多坎坷”。由于其爷爷是地主的原因,经历土改后,家庭情况十分不好。在选择工作时,由于最初的能力不足,他亦多次碰壁,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名教师,发觉自己很乐意与学生交流自己在学习语言时的一些感悟,从此投身于韩语教学。
※学习经验
汪老师在故事会中讲到,“学习时,面子是一个很大的动力”。尽管小学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失去父亲之后,汪老师的学业一落千丈,只考上了一所较差的高中。后强烈要求转学至该地区最好的高中,由于考试失利,班老师的歧视,良好的学习环境,自身的能力,也为了让母亲在家族有面子,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于第二次考试中成功逆袭,之后排名稳步上升。他选择报考解放军外国语学校,因为“与传统意义上军校相比,那里更像一所大学”。他一开始对韩语没有太大兴趣,但碍于面子,所以成绩尚可。之后被分配到部队,由于各种原因,离开部队来到北京,之后只能偶尔翻译几篇新闻稿,认为自己的人生荒废,想要追逐梦想。在他眼里,自己“第一次失去一个平台”。在一两个月的找工作过程中,他不愿丢失自己最大的资源——韩语,从而前往韩国进修,真正发自内心开始学习韩语,不仅把之前学过的知识重新梳理,还问自己一些语言学习方面的问题并逐个解决,近年的语言教学中也融合了当时的感悟。在本科毕业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汪老师一直比同年级的学生年长,因此他告诉自己,“我必须保持事事第一”。他报考了北外的语言硕士,并顺利成为我校韩语系第一届研究生。当时的政策不允许硕士生留校任教,为了拓宽自己的平台,他在硕士毕业后远赴韩国高丽大学攻读博士,所有成绩都是A+,几乎每篇研究论文都见诸报端。之后,他被我校录取成为一名老师。回首漫长的求学之路,他感叹道:“人一旦有了目标,是所向披靡的。”
※对于本科毕业后就业的建议
自由提问环节中,汪老师对于同学们在就业方面的困惑做出回答。结合自身经验,汪老师并不赞成选择与本科所学专业毫无关联的职业。“大学四年是我们学习一件事最集中的时期,也是思维最活跃的几年,经过专业训练,可谓‘科班出身’。”他希望大家可以在工作中让自己成长起来,不希望大家让自己这四年的努力白费。“抛弃原有专业而以兴趣爱好为职业,未必是一件好事,就像你把喜欢的歌曲设成手机铃声,过一段时间就不会那么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