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语
Korean
(一)专业概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朝鲜语专业创建于1994年,本科阶段学制四年,现每年面向全国招生两个班共48人。2007年开始招收韩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2010年开始招收翻译方向博士研究生,2015年开始招收MTI翻译硕士。朝鲜语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中国教师7人,其中教授2人,讲师5人,所有教师均为博士毕业或博士在读。此外,本专业每年还聘请3-4名韩国教授任教。
朝鲜语专业四年本科教学分为一、二年级基础阶段和三、四年级提高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开设的课程包括基础阶段的基础韩国语、语音、语法、会话、听力、视听说等,以及提高阶段的写作、口译、笔译、泛读、韩国概况(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宗教、文化、民俗等多方面知识)、报刊选读、文学、语言学等。另外,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本专业还不定期举办各种讲座。
朝鲜语专业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复语型、复合型韩国语人才为目标,重视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一定的专业技能。朝鲜语专业每年都选派品学兼优的学生前往对象国留学,以增加学生们对对象国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提高语言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我专业进行校级交流的韩国大学包括韩国外国语大学、汉阳大学、梨花女子大学、庆熙大学、西江大学等知名学府。
根据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原则,本专业毕业生去向主要为国家机关、中外企业、考研或留学,近年来就业率均达到百分之百。就业单位主要有外交部、商务部、文化部、中联部及新闻、旅游等机关单位和韩国领事馆、大韩航空、韩亚航空、SK通讯、三星集团、LG集团、友利银行等中外知名企业。
(二)新版培养方案修订思路和主要变化
适度降低总学分、总学时要求,鼓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跨院系选修课程;在校级学科方向课的基础上,大量开设本专业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三个方向的自选课程,帮助学生在这三个学科方向上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主修专业课程大幅度更新,各类型课程更加注重课程内容与内涵;大幅增加主修专业课中选修课的数量,给学生更多自主选课的机会。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韩国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复语型、复合型韩国语高级专门人才。
(四)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韩国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使学生受到韩国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良好的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备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方面较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社科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韩国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对象国的社会与文化;
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
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8.具有经济、管理、外交、新闻、法律、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五)学科、学位与学制
1.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2.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3.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
4.学校实行主、辅修制,朝鲜语专业学生可在修业年限内,在主修专业的同时,辅修另一专业。
(六)总学分与总学时
朝鲜语专业课内总学时为2916学时,计156学分;课外实践环节为12学分,总学分为168学分。
1.课内课程设置、学时及学分明细表
课内总学时 |
2916 |
课内总学分 |
156 |
通识课 |
主修专业课 |
学科方向课 |
必修 |
选修 |
必修 |
选修 |
必选 |
自选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828 |
40 |
252 |
14 |
1440 |
80 |
180 |
10 |
108 |
6 |
108 |
6 |
2.实践性教学安排及要求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时间 |
实践 教学 环节 |
军事训练 |
2 |
3周 |
第2学期末 |
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 |
2 |
2-4周 |
第2-第3学期暑期 |
创新创业实践* |
2 |
|
第1-第8学期 |
专业及毕业实习 |
2 |
2-4周 |
第6-第7学期暑期 |
出国留学** |
|
|
第3-第8学期 |
毕业论文 |
4 |
5-6周 |
第7-8学期 |
合计 |
12 |
|
注:*创新创业实践学分为2学分,学生可通过选择通选课模块中的创新创业课程获得学分,也可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各专业学科竞赛、科技竞赛、创业竞赛、学生科研项目、学生以助教、助研方式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以及公开发表高水平论文等方式申请获得上述学分。该部分可兑换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学分。 **出国留学期间,学生在留学高校修读的课程学分只能兑换为专业课学分,不可兑换为通识课程学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