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地语
Hindi
(一)专业概况
印地语是印度国语,与英语并行为印度中央政府的官方语言,同时还是语言多元化的印度各邦间最为通行的交流语言。据印度官方统计,印度国内以印地语为母语的人口接近两亿,分布于印度中北部的首都德里、北方邦、中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等地区,而会说印地语的印度人则接近8亿,使用人口仅次于汉语,居世界第二。我校于2007年建立印地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印地语语言基本功、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研究潜力和工作适应能力的复合型、复语型、高素质的印地语专门人才。作为新建专业,印地语专业开设和后续建设得到了印度驻华使馆的大力支持及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通过积极加强与印度相关机构、学校的联系,本专业高年级学生可获得前往对象国学习的机会。
本专业本科学制为4年,分为基础阶段和高年级阶段。基础阶段,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技能。设有精读、口语、听力、视听说等课程,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为主,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高年级阶段,在加强语言基本功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着重训练学生的印地语综合技能,使之具有准确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及一定的科研能力。课程设有笔译、口译、印地语报刊选读、印度宗教与社会文化、印地语文学史及作品选读、印地语写作等。
(二)新版培养方案修订思路和主要变化
本专业新版培养方案的修订思路是将印地语听、说、读、写、译、文学、历史、社会文化等核心课程全部设为主修专业课中的必修课,以保证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学基本功及对印度基本国情及社会文化的全面充分了解。同时,向学生开放学校及学院提供的11个学科方向课程,给学生提供学科理论基础、区域研究、国别语言文化相结合的系统知识架构。在保证传统语言教学优势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印地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复语型、复合型印地语高级专门人才。
(四)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印地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印地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良好的熟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印地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及对象国的社会与文化;
5.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具有基本的科学调查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五)学科、学位与学制
1.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2.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学位
3.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
4.学校实行主、辅修制,印地语专业学生可在修业年限内,在主修专业的同时,辅修另一专业。
(六)总学分与总学时
印地语专业课内总学时为2952学时,计158学分;课外实践环节为12学分,总学分为170学分。
1.课内课程设置、学时及学分明细表
课内总学时 |
2952 |
课内总学分 |
158 |
通识课 |
主修专业课 |
学科方向课 |
必修 |
选修 |
必修 |
选修 |
必选 |
自选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828 |
40 |
252 |
14 |
1656 |
92 |
0 |
0 |
108 |
6 |
108 |
6 |
2.实践性教学安排及要求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时间 |
实践教学 环节 |
军事训练 |
2 |
3周 |
第2学期末 |
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 |
2 |
2-4周 |
第2-第3学期暑期 |
创新创业实践* |
2 |
|
第1-第8学期 |
专业及毕业实习 |
2 |
2-4周 |
第6-第7学期暑期 |
出国留学** |
|
|
第3-第8学期 |
毕业论文 |
4 |
5-6周 |
第7-8学期 |
合计 |
12 |
|
注:*创新创业实践学分为2学分,学生可通过选择通选课模块中的创新创业课程获得学分,也可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各专业学科竞赛、科技竞赛、创业竞赛、学生科研项目、学生以助教、助研方式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以及公开发表高水平论文等方式申请获得上述学分。该部分可兑换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学分。**出国留学期间,学生在留学高校修读的课程学分只能兑换为专业课学分,不可兑换为通识课程学分。 |